close

所謂的西域,你心中的西域是什麼樣子呢? 是一大片綠油油的草原?還是北大荒般是勞動改造寸草不生之地?我印象中是廣大的沙漠而草原綠洲散佈其中,多元民族共同生活在這兒,天山山脈橫亙在中間,將新疆一分為二北部是準噶爾盆地,南部是塔里木盆地,一般俗稱北疆和南疆。

現代的烏魯木齊,國小課本稱迪化,意為啟迪教化之意,有強烈的不尊重鄙視少數民族的味道

DSC_7978-1  

《西域圖記》由裴矩隋朝編寫,是一本以記錄西域各國地理資料為主的地方志。原書共有三卷,合四十四國,今已散佚,只有《隋書·裴矩傳》收錄了它的序言[1]隋朝統一南北後,準備經營西域裴矩眼見朝廷對西域諸國了解不足,於是編寫《西域圖記》[2]裴矩最遲在大業二年(606 年) 正月撰寫《西域圖記》,成書時間大約在同年七月前。其後裴矩將《西域圖記》獻給隋煬帝隋煬帝非常欣賞它,大業五年(609 年)煬帝親征吐谷渾與裴矩獻書有密切的關係[2]

《西域圖記·序》曰:「發自敦煌,至于西海,凡為三道,各有襟帶。」,《西域圖記》應該載有由敦煌至西海(地中海)的三條路線[2]。因為《西域圖記》所載的「三道」諸國多為富商大賈「周遊經涉」所至者,和皆「利盡西海, 多產珍異」, 即因通「西海」而得貿易之利者,與及「皆餘千戶」者,「山居之屬」多有不載,所以《西域圖記》所列的「三道」諸國比較疏略[2]

一般相信《西域圖記》是《隋書·西域傳》的主要資料來源,可是《隋書》的作者似乎只是依照政府檔案去編寫,無意複述《西域圖記》的內容[3]。不過,由於裴矩曾經奉詔赴武威張掖間向諸國招安,他獲得的西域諸國情報必定被隋代政府記錄在案,因此《隋書》有機會間接地吸引了當時《西域圖記》尚未佚失的內容。北宋册府元龜·外臣部·土风三》部份內容相信是《西域圖記》吐火羅國的佚文[4]。雖然無法知道《西域圖記》確實的散佚時間,但是北宋年間成書的《太平寰宇記》及《太平御覽》都引用《西域圖記》,本書內容宋代尚能見到[5]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由楊廣親自率領的隋軍攻克吐谷渾之後,控制了今日的新疆東南部。開始之後中原王朝西域的有效統治。

1877年(光緒三年),尚在清軍進兵收復新疆之際,清廷就如何處理新疆善後事宜問題,命西征軍統帥左宗棠通盤籌劃。左宗棠在其呈奏的《統籌新疆全局疏》中,正式向朝廷提出了在新疆建省的建議,清廷在1884年下詔,設立「新疆布政使司」,新疆正式建省。建省前後的「新疆」意義並不一樣,建省出自於左宗棠上奏同治皇帝的「他族逼處,故土新歸。」[3

烏魯木齊的購物中心

DSC_7989-1  

新疆維吾 ​​爾語شىنجاڭ / Shinjang),全稱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 ​​爾語شىنجاڭ ئۇيغۇر ئاپتونوم رايونیShinjang Uyghur Aptonom Rayoni),簡稱,是中華人 ​​民共和國西北部的一個民族自治區,也是中國陸地面積第一大的省級行政區。自治區由新疆省改置,成立於1955年,首府位於烏魯木齊。新疆總面積為160多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陸地面積六分之一;陸地邊境線達5600多公里,佔中國邊界總長度四分之一。

新疆地貌為“三山夾兩盆”,即擁有高山與盆地相間分佈的獨特地形特徵。南北兩端分別為崑崙山脈阿爾泰山脈, ​​而橫亙中部的天山山脈則將新疆大致分為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兩大部分,或以北疆和南疆俗稱。夏季高溫、光照充足以及晝夜溫差大的氣候特點使得新疆出產各類優質瓜果,如西紅柿哈密瓜石榴葡萄等。炎熱乾燥的氣候和穩定的灌溉水源使南疆成為中國最大的優質棉花生產基地。新疆也是中國油氣資源最豐富的省區之一,儲量佔陸地總儲量近三分之一,克拉瑪依油田是中國西部最大的油田。

新疆是維吾爾族漢族哈薩克族回族柯爾克孜族蒙古族東鄉族等19個民族世代居住的地方,自治區境內還有五個民族自治州和六個民族自治縣

新疆是中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面積超過中國陸地面積的六分之一,邊界線長度佔四分之一。

§地形編輯]


 
天山

地形特點為三山夾兩盆阿爾泰山準噶爾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崑崙山。其中天山把新疆分為兩部分,其北面稱為北疆,南面稱為南疆。

新疆的最低點吐魯番艾丁湖低於海平面155米(也是中國的陸地最低點)。最高點喬戈里峰位於克什米爾邊境上,海拔8611米。

新疆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北緯46度16.8分,東經86度40.2分)是陸地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地方,距離最近的海岸線有2648公里(直線距離)。

新疆-吉爾吉斯邊境橫貫著天山山脈吐爾尕特口岸(海拔3752米)位於邊境。

 

草原上的羊群,是我們台灣看不到的景,這天是一大早,天空全是霧氣

 

DSC_5773-1  

新疆的天空真是藍到爆,終於看到蒙古包了,沒有青翠的山,另一種不同的美

 

DSC_5163-1  

 後記:

只貼了幾張圖,我這一行來少說也拍了二千張的照片,我想說的是在新疆才知道士地是有多麼的大,一天拉車是500-800公里起跳,所以說一定睡得晚,又起得早,開車一天就要六個小時以上,還有拍照的時間三小時好了,一天十幾個小時在外面,日夜溫差大,有的可能相差有十幾度之多,一會兒穿短袖,過了幾個小時又要穿大衣,帶點隨身的點心在車上隨時可補充體力,因為過了這個村莊下個村莊不知在那裏,還有多遠也不知道,乾糧帶著總是不會錯的。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戴鐵 的頭像
    戴鐵

    流浪老鐵

    戴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