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稱的「阿塱壹古道」(屏東旭海到台東南田海岸路段)是錯誤的,
那是「瑯嶠卑南古道」(或稱「恆春卑南道」)的一段,
長期被誤稱為阿塱壹古道。
依據楊南郡老師踏查,阿塱壹古道是東西向,
由現在獅子鄉內獅村到安溯溪上游阿塱壹舊社址的一小段翻越中央山脈的山路才是阿塱壹古道。
所以現在誤稱的阿塱壹古道應該正名為「瑯嶠卑南古道」
或「恆春卑南古道」的旭海南田段或是觀音鼻段,
(楊南郡老師認為應該稱之為「恆春卑南道」的觀音鼻段或「牡丹灣古道」)。”
「阿塱壹」一詞是台東縣安朔的舊稱,
從屏東縣旭海至台東縣南田,舊稱琅嶠卑南道的其中一段。
牡丹社事件後,1874 年至 1895 年間(清朝同治 13 年至光緒 21 年間),
清廷先後開闢八條東西越嶺道路通往台灣東部。
其中一條道路由恆春鎮通往卑南,
即為琅嶠-卑南道,總長約 203 公里,古道以前全長12 公里,
但台東方向的路段開通為台26線,
現在只剩下屏東縣境內的觀音鼻附近的約4公里的海岸,簡稱為「阿朗壹古道」。
出發前先合照一張。
阿朗壹古道,又稱阿塱壹古道,台灣現存的古道之一。
位於省道台26線尾端,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至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之間,
南北向,東臨太平洋,鄰近區域保存了台灣少數僅存的海岸原始森林。
台灣政府因準備在這個地區闢建台26線公路,
引起環保團體的抗議,
目前部分路段被劃入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受相關法規的管制。
屏東縣政府於2011年暫定自然保留區後公告實施遊客總量管制,
除每日限額三百人進入外,申請進入阿朗壹古道健行者,
需強制聘僱解說員才能進入,
二十人以下團體需聘僱一位,
每次要價新台幣三千元。(維基百科)
今年冬天特別的冷,
2/6 清晨一行人從新竹出發南下往目的地前進。
此次感謝Joe Joe 的邀約,才能成行。
出發前台北發生復興航空墜河空難意外,
遠離都市叢林,走走古道,
探訪先人的足跡和親近土地,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們坐車抵達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
打算從北往南走到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
海灘上清一色扁平的石頭,
是此地的一大特色。
氣象局天氣預報今天將下探8度低溫,天空灰濛濛的。
左側是太平洋,有點風浪,
導覽員說這時候走比較好,
比較不會那麼熱。
海浪看起來還不小,
古道中的一段 ,
沿著海岸線走,
要小心海浪。
美女隊友們排排坐比美。
沿路可見到被浪打上岸的枯木,
可別小看牠們,
修築古道的木棧道,
就要靠它們了。
海中神龜出現了,觀音鼻,
也是稀有動物綠蠵龜的棲息地,
一路上看到二隻死在沙灘上的綠蠵龜,
誤食人類的塑膠袋之類東西無法消化而死去,
值得我們注意意垃圾不要隨意亂丟以色危害了其他的動物。
生態和經濟發展二者如何取捨?
又再一次浮上來,台26線還要繼續開通嗎?
說不定幾年後公路開通了,
那綠蠵龜又要何去何從呢?
要開始爬坡了,努力吧
累了嗎?
來照一張相哦
到了制高點後,俯瞰太平洋,
視野極佳,美麗的故土,
雖然天氣不好,但是值得了,
坐了老遠的車來走古道不就是為了這一幕嗎?
往回看看走過的來時路,
聽聽大海的聲音,
想起了 張雨生唱的 "大海" ,
和陳建年 唱的" 海洋"這二首歌,。
啍它個二句吧
心情快活許多。
足跡
又見礫石灘,
此圖可看出海浪打上岸,
所以要走這古道的朋友,
要注意一下潮汐,
以免被海浪拍打到全身濕。
巧遇捕魚的漁夫。
收穫不錯哦 ,野生龍蝦,
他說已經被人訂走了,不能賣你。
走過礫石灘後,進入了林投樹小徑,
一路就可到旭海村了,
前方是導覽員和蘇老師,
謝謝 導覽員一路的解說以及同行的全部夥伴。
到達終點旭海村安檢所,
給大家鼓勵按一個讚,
恭喜走完全程。
大合照圓滿完成。
今天要住宿的地方,
一路上相陪隨行的美女們,
趕快拍照留念一下。
住宿的地方有露營車,還不錯,
下次可來住,旭海村是第二次來,
十幾年的時間,變化很大,
近年單車環台風行帶動了觀光。
後記:
一、牡丹社事件是中國方面的稱法,而日本方面則稱為「台湾出兵」或是「征台之役」。
這起事件是發生於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日本明治七年),
日本因而出兵攻打台灣南部原住民各部落的軍事行動,
以及隨後中日兩國的外交折衝。
這是日本自從明「牡丹社事件」後,清廷體認到台灣的重要性,
並欲對台灣東部及原住民地區進行開發,防止外國勢力以原住民治理問題進犯台灣。
明治維新以來首次向對外用兵,也是中日两國在近代史上第一次重要外交事件。
(維基百科)
二、绿蠵龜(學名:Chelonia mydas、 green sea turtle),
是海龟属下的唯一一种。
一生中大多的時間都在海中生活,
但演化過程中仍然保留了部分祖先的生活方式,
所以必須回到陸地上產卵,繁育後代,
形成了一種較獨特的生活習性。
因此體內脂肪累積了許多綠色色素,呈現淡綠色,也因而得名。
綠蠵龜已瀕臨絕種,全世界僅剩下約20萬頭產卵母龜[3],
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列為瀕危物種。
為避免因人類的捕殺及棲地之破壞,
所有海龜被均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或簡稱華盛頓公約)附錄一中的物種。
2007年11月15日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公佈「我最喜愛海洋10寶」公眾網上投票結果,
此網上投票為期4個月選出最受歡迎十種本地海洋生物。
绿海龟得1695票榮獲「我最喜愛海洋10寶」第二位。(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