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寫在雁門關之前

和雁門關有關的歷史實在是太多了,而且前後的名稱也不相同,小編是2017-2 去到雁門關,看了資料以及多位大陸友人幫忙之下,有了更多深一層的了解,這次和第一次到長城時心境完全不同。

所謂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一點也沒錯。

決定從歷史角度切入,再來另外寫一篇雁門關記。

《呂氏春秋·有形》篇載:“天下九塞,勾注其一。”勾注即雁門。九塞指“河北的井陘、令疵、居庸,河南的大汾、澠陀、荊阮、方城、淆阪和山西的勾注”。

戰國策》、《呂氏春秋》、《史記》均有記載。只是這個時候的雁門關仍不叫雁門關,而叫勾注塞。

古書上看到的不是稱雁門關,而是勾注塞。

雁門關可以說是一個區域是由東陘關和西陘關所組成,而現在旅遊區是在東陘關。西徑關在東陘關以西15里處,白草口東6里處的陘梁上。

 根據賀新生先生考證,這裏就是舊的西陘關舊址了。(圖:賀新生)

085d8b7bbd144b8792167264ba8696d9.jpg

山西當地人稱西陘關為鐵裏門,因為這裏的岩石含鐵的成分,看起來是黑褐色而得名,所以大凡在唐以前歷史事件都是指現在的西陘關。

3bc8b7a126ce4416b38b5856c3c79478.jpg   (圖:賀新生)

真正的西陘關舊址,古書上說是底3米,上寬20米、長120米的門,看來真是易守難攻,二邊是峭壁,大門關起是難以進入,確實是做為軍事要塞的好地方。

 

7b5b2bde4fdd460f8268aaf9f4feaa72.jpg

早年趙國李牧、秦朝蒙恬,到了漢朝時的李廣、衛青、霍去病等良將,出擊匈奴時就是從這裏出關,只要固守住,就能讓國家得到安全。

一、二千年過去了,來到原址就只能看到這些了,多少的忠魂是埋葬在這裏?當年的北方民族的長刀鐵馬,戰爭的嘶吼聲不復存在,不過看了地形是很容易想像戰爭的慘烈。

感謝將士的辛苦和犧牲,歷史給我們的教訓,應該牢記,有國才有家。

根據統計雁門關大大小小的戰役,共有1500多次,也就是說每年都會有一次以上戰役,就是在這裏啊

完全是北邊的戰略要地,雁門關就是為了戰爭而產生的,兵家必爭之地。

第一次雁門關名稱出現在史冊上是什麼時候?

北魏泰常四年(419年),《魏書·禮志》載:“泰常四年四月,拓跋嗣南巡,幸雁門。五月觀漁獵於漯水。八月東巡,幸代,至雁門關,望祀恆岳。”此後雁門關的名稱便逐步代替勾注塞的叫法。在這一時期,人類對雁門關的認識也達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

北魏時期的《地道記》載:“北方之險有盧龍、飛狐,勾注為之首。”《水經註》、《輿圖誌》則乾脆說:“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雁門關已成為天下最為重要的一處隘口。

那麼是何時之後才稱為雁門關呢?

唐朝安史之亂時,郭子儀率大軍到了晉北,另外走小路到了河北,就是現在西陘關的所在,之後修建長城就移到目前的雁門關。

《唐書》載:“西陘,關名也,在雁門山上,東西山崖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絕頂置關,謂之西陘關,亦曰雁門關。至此雁門關這個響噹噹的名字便高高地站在了唐以後的歷史中。

所以說是唐朝以後開始正名雁門關。

西周時候雁門關還是自然意義上的一座關。到戰國末期,雁門關已成為天下一座著名的軍事要塞。

在這一時期,雁門關上發生了幾起重大歷史事件,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一是周穆王西巡;二是趙襄子滅代;三是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

兩漢時期,在雁門關上發生的、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事情莫過於白登之圍和昭君出塞了。

 

長城就像是一條盤崌在北方山脈的巨龍,經過15個省,共長二萬一千多公里。但不是所以的長城都是東西向,也有南北向,明朝為了保衛京都安全在山西就沿著太行山而又修了長城。

另外又在恒山山脈南側又修了內長城,做為第二道防線,而有了內,外長城,內、外兩段長城在西邊于山西忻州市偏頭關(俗稱偏關,明代時為山西鎮總兵駐地)匯聚。

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合稱三關。

山西、河北的內、外長城: 位於山西河北外長城,基本上和漠南蒙古的省界吻合,通常被認為是中晚明北疆的國界[22]

1352077074.jpg

(圖:武峰毅)

最後就以一段歷史來做這篇的結束

漢高祖劉邦曾經親率四十萬大軍,以及匈奴首領冒頓單于帶領三十萬兵馬鐵騎,雙方共七十萬兵馬在雁門關前對峙,匈奴邊打邊退,劉邦想一鼓作氣打敗冒頓。

結果在白登山被冒頓團團圍住,後退之路完全被切斷,幾天幾夜之後也無法突圍,情況非常危急,最後只好以金銀寶物向冒頓的愛妃示好,請她向冒頓建議撤兵,最後才得以脫困。史稱「白登之圍」。

這件事情的影響是,此後很多年西漢一直無法再向匈奴用兵,不得已採用和親的政策,以換取和平,才有後來的王昭君出塞。

當時匈奴非常強大,連韓王信、劉邦都無法取勝。整個一直侵擾北方的匈奴,最後是由衛青、霍去病二人率軍征戰,霍去病還一路打到現在的俄羅斯境,匈奴精銳大部被消滅,小一部殘部就逃到歐洲去了,一千多年來北方的大敵才劃下句點。

讀了這一段歷史讓小編更加敬佩霍去病了,沒有他不知要到何時才能解這難題?

孤軍深入敵軍很危險、他是如何辦到?

連個後勤補給都是一大問題,真是一個軍事奇才,他死時也才二十四歲,卻留名千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戴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