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篇格文"苗栗南庄向天湖"中,提到神祕的色彩,
而只有賽夏族才有的傳統祭典「矮靈祭」,今天就來看看這神祕的面紗。
至於為何會有「巴斯達隘矮靈祭」呢?
這一點就請參考文後的附註,說的很明白。
因為它不同於一般的原住民豐年祭,非常的特別,意義也不一樣。
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不然也只是看熱閙,尊重文化、族群的差異性,
大家共存共榮,是台灣文化多元的精神。
矮靈祭(paSta'ay)可以分為:娛靈、迎靈、送靈共六天,
除娛靈這一段可供外人參觀外,迎靈、送靈是不容許外族參加的。
「巴斯達隘」是賽夏族語,
「巴斯達隘矮靈祭」不同於一般台灣其他原住民的祭典,是賽夏族特殊的的儀式。
還有賽夏族是怎樣的一支原住民呢?
賽夏族主要分佈於苗栗縣的南庄鄉和新竹縣的五峰鄉二地,
也就分為南群和北群二個大族群,也可以說是南賽夏和北賽夏。
苗栗向天湖的賽夏族是南群,而新竹五峰的是北賽夏一般是在大隘部落。
南北二群分別舉辦「巴斯達隘」祭。
目前是二年一小祭、十年一大祭。
特別要一提的是每個來參加的人,要來到祭屋前排隊領芒草,
綁在手臂上,有避邪的作用。
巴斯達隘祭典的迎靈儀式入夜後在向天湖祭場展開,賽夏族人舉著繡有各姓氏的「月光旗」,
穿著傳統服飾,在祭場牽手圍起圓圈,隨著祭歌舞踊,臀鈴規律地發出聲響,氣氛莊嚴肅穆。
典禮開始了,不同於一般原住民的豐年祭是歡樂氣氛,巴斯達隘祭典是莊嚴肅穆的。
大家手牽手圍一圈前後左右的繞圈擺動。
下圖可以看到,幾個大家族如風、解、朱等,都舉起象徵家族的旗子在場內參加。
賽夏族傳統服飾也是以紅色為主,參加祭典時穿上傳 統服飾是每個原住民族都如此,代表尊重和重視。
男、女各有不同,女生是全身紅色; 男生是上身白色,下半身是紅白格紋的圖案。
這家人是 姓夏的一家人。
這一家人是姓絲的一家人。
姓解的人家。
年輕的一輩也趕回來參加,也是連繫族人感情最好的時候。
最有名最具特色的是後面這一排的臀鈴,隨著臀部的扭動會發出風鈴般的聲音。
附註:
賽夏族(賽夏語:Say-Siyat),古稱獅設族(閩南語:Sai-siat),為台灣原住民,分佈在新竹縣和苗栗縣交界的山區。
居住於海拔高度約五百公尺至一千五百公尺間,人口約六千餘人,是台灣原住民中文化瀕臨危機最深的一個族群,也是最神秘的族群,
在邵族被承認之前是台灣原住民山區人口最少數的一族,分佈範圍狹窄,且有被漢化的趨勢。
以神秘完整兩年一度的矮靈祭聞名。
位於南莊鄉的賽夏族人受漢族客家人影響,多半會說客家語,稱為南賽夏;
而五峰鄉的族人則受泰雅族影響,大多以說泰雅語為主,稱為北賽夏。
賽夏族是以取自於大自然的動植物或現象為其宗族的氏姓。
十九世紀清廷命其改從漢姓,於是根據原姓取其相近的意思或音譯而改從漢姓,如:日、風、樟、蟹、豆、絲、芎等姓氏。
賽夏族計有十八個姓氏,包括朱、胡、豆(趙)、夏、高、風(楓)、錢、潘、詹、解、章(樟)、絲、日、根、芎、獅、血、膜等。
其中獅、血、膜三姓已絕跡多年,其原始傳統稱呼亦已失傳。
巴斯達隘(賽夏語:paSta'ay),俗稱矮靈祭,是臺灣原住民賽夏族的傳統祭祀活動之一,
每二年舉行一次(西元的雙數年),時間則落於秋收後農曆十月中旬的月圓前後。
據賽夏族傳說記載,賽夏族和矮人族(ta'ay,漢字寫為「達隘」,身高不到90公分)隔著一條上坪溪比鄰而居。
矮人雖然身材矮小但臂力驚人而且巫術強大,又擅長農耕技術,賽夏族每年收成時,矮人會前來向賽夏族人收取作物,而且挑很好的作物回去。
雖然很好的作物被挑走,但是,挑剩的作物也足夠賽夏族人一整年食用,挑好之後也會和賽夏族一起同樂來慶祝豐收,兩族人和平相處。
矮人在教導賽夏族的過程中指導賽夏族人如何在四季節氣中耕作取得豐收,也教導賽夏族人為人處事的道理,告誡族人要公平誠信、和睦相忍。
為了測試賽夏族人是否己受教乃故意戲弄整人,
在豐年祭時會故意跳到賽夏族人的背上撥弄(亂)頭髮或跳舞牽手時吊掛著致使族人手臂酸痛等等行為(坊間紀錄矮人性好色,
調戲或強姦賽夏族婦女為錯誤解讀及翻譯),日積月累賽夏族人們積怨在心。
賽夏族對這些行為感到痛苦不堪,但害怕矮人的巫術,沒有能力也不敢報復。
直到族人想到了一個計策,賽夏族人終於決定對矮人行動。
在一次的豐收祭時,賽夏族偷偷將位在矮人居住的洞口懸崖邊上,矮人經常用來休息乘涼的山枇杷樹,將樹基底部鋸除大半,再覆蓋泥巴樹葉偽裝。
矮人於慶祝後照常攀上大樹休息,當爬上樹的矮人越來越多,大樹「啵」的一聲,雖然有感覺到搖晃但是並無人注意,以為是老人膝蓋發出的聲響。
最後大樹承受不住矮人們的重量,終於傾倒矮人們也掉入萬丈深淵而亡。
這次行動倖免於難的二位矮人雖然他們知道中了賽夏族人的詭計卻無力回天,於是欲離開向東方而去,
臨行之前也向賽夏族人下了詛咒,使賽夏族人種植的作物稻穀不再年年豐收。賽夏族人後來自覺犯了大錯,
請求倖存的矮人祈求原諒,也請求他們不要離開,因為他們還沒有教會賽夏族人,
可是矮人去意已堅,最後在百般懇求之下,答應暫時留下來指導賽夏族人。
在傳授的過程中矮人要求賽夏族每一姓氏推派一位聰明的代表來學習,矮人將其所要教授的事項向各姓氏代表傳授,
只有朱家的代表可以一字不漏的全部學會,所以每次祭典就由朱姓族人擔任主祭。
傳授賽夏族人完成之後,矮人就朝著東方離去,在離去的路途中行經一株山棕樹旁,
其中一位倖存的矮人心中還是有所不甘,就將山棕葉撕開(傳說中以前的山棕葉是像香蕉葉一樣一整片的,可以做為屋頂的建材,防水又很耐用),
每撕開一片,就下一句咒語,當山棕葉快被完全撕開成片狀時(此時山棕葉已被撕到只剩下最末端處還有完整的三片葉子),
另一位倖存的矮人馬上製止正在撕山棕葉的矮人並對著他說:「你把山棕葉完全撕開了,是要把賽夏族置之死地嗎?放過他們吧!」
撕山棕葉的矮人也就停下手沒有將山棕葉最末端處完全撕開,從此以後山棕葉也由過去完整的一大片葉子,長成現在葉子是一片片裂開的形狀,
若注意看葉前端還保留著矮人沒有撕開,形狀像三叉戟的部份。
在傳給賽夏族的內容中特別警告賽夏族要遵從指導努力勤奮,為人處事族人要公平誠信、和睦相忍,
並依約定舉行紀念矮人的祭典(paSta'ay),唱矮人教導的祭歌,否則農作物會欠收甚至滅族,
賽夏族便將以往的豐收祭改為paSta'ay (矮靈祭)。時間在約為現在的農曆十月中旬。
摘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