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橫貫公路是台灣第一條串聯東部、西部的公路,於1956年開工歷時快四年,在1960年通車。
編號為台八線,中間經過太魯閣國家公園,其中的太魯閣峽谷段可以說是最精華的路段。
一般要開鑿公路最省力經濟的方式是沿著河道的二側來開,而中橫也是如此。
西段就從台中市的東勢鎮沿著大甲溪河岸,再穿越中央山脈,之後往東就沿著立霧溪、太魯閣峽谷到花蓮,全長190.8公里。
九二一大地震後,上谷關至德基段長期封閉,車行必須繞到合歡山的武嶺再下埔里。
至於最近有新聞說谷關便道要開放中巴通行,關於這件事,朋友有經過查證,沒有這回事。
目前的中橫便道,都必須經過登紀,只有特殊需要和身分的人,才會給予通行,不家不要白跑一趟了。
在花蓮市休整一晚,今天就要進入台八線中部橫貫公路,逆向由東向西要回西部了,
不同的方向經常會因山高和山路的角度不同,有平時看不到的景觀,想不到的收穫。
在進入中橫之前,看到的原住民教堂,還蠻有特色的。
東西橫貫公路的公路的牌樓,以前剛開通時都會在這裏照紀念照。
家父也曾在這裏和太魯閣族姑娘合照過,留下紀念,去一趟花蓮也不容易,當時可是熱門景點啊
砂卡噹步道,水清澈河道上的石頭,在陽光的照射下特別美麗,可惜當時因颱風被毀,無法進去,非常值得一遊。
雖然無法走步道,留個影總是要的。
途中經過的人工水壩。
太魯閣峽谷,只有現場才能體會,山高水深,它的獨特之處在於二岸的大理石景觀。
著名景點長春祠、九曲洞、燕子口,在之前已經提過就不再重複了。
大理石的岩壁,它深沉有條理的紋路節理,在太陽光射照 下發出的斑駁絢爛的顏色,是最吸引我的地方,還要再翻翻看舊檔案還在嗎?
一鑿一斧的用人工開挖出來,真是不簡單。
真是要感謝工程人員的辛勞,才有今天的便利和世界級美景。
這裏的錐麓古道建在半山腰上,下方即百公尺深的河谷,有膽量的朋友可以來這裏試膽。
一個颱風剛剛經過,公路旁隨意都可見瀑布,深潭,潺潺水聲,太魯閣美景真是自然天成。
不是涓涓細流,是萬馬奔騰般傾洩而下。
下圖是在岳王亭附近,颱風剛過所拍,這瀑布應該有超過五、六十米高,受限於鏡頭和地勢無法拍下全景。
些時的岩壁就有了之前所說的,斑駁五彩的顏色,特別美麗。
天祥青年活動中心,這是可以考慮的住宿點,天祥附近有許多的景點,也可以來這裏住上一晚,好好渡個假。
想要看梅花,要一月分來才行,所以不同季節有不一樣的景色 ,每一個地方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都值得來。
好幾條河在天祥附近交匯,稚暉橋橫跨的是大沙溪。
青山綠水,樹下圍坐,清風徐徐,渡假不就是要這樣嗎?
天祥原名為塔比多,建了文天祥公園立了文天祥雕像,民國政府也將塔比多更名為天祥,一直沿用至今。
附近著名的步道有白楊步道、綠水步道,有機會一定要來走一走。
在天祥住個二天晚上都不會嫌多,看你怎麼玩?用怎樣的心態?
有名的碧綠神木,
到底有多大呢?
瑄:「這麼大。」
神木還長得很好,鬱鬱蔥蔥,生命力很強。
這裏有一家店可以稍事休息,有熱咖啡、零食、水,可以補充。
經過的隧道實在太多了,選幾個比較小的記錄一下。
碧綠隧道,算是陝小要小心開,確定對方沒有來車時再通過。
在關原附近看到的狗。
關原還有一處加油站,方便遊客,比以前方便了,不會怕在路上斷油了,就糟了。
福壽山農場,是今晚要住宿的地方,大熱天的八月分,晚上可是要蓋被子,根本不用冷氣,就夠你冷的了。
福壽山農場與武陵農楊、清境農場合稱台灣的三大高山農場。
海拔高度在1800公尺至2614公尺,以前稱為松嶺、更猛山。
福壽山農場於1957年成立,榮民先在此種植蔬菜,待中橫公路開到梨山段時,就可以供應中橫施工人員的所需。
在晚上特地拍了一張,難得在夜間拍福壽山農場的夜景。
大車夾帶著小車,這也是很好很夯的一種旅行方式。
福壽山農場的成立與中橫有密切關係,而其目的以安置榮民為主,開發山地與溫帶性農牧事業為輔。
我們都知道中橫公路的開發就是以榮民為主力而建成的。
下圖就是農場裏所種地高山蔬菜。
福壽山農場的蘋果也是很有名的,八月份時蘋果已經紅了,成熟了。
步道中的林中小徑,吸收一下森林裏的芬多精。
農場裏面的露營區,也是很不錯,與其去開發過度的私人露營區,不如來這裏,空氣更好,景色更佳。
紅色建築的梨山賓館,曾是 蔣公的行館之一,建成於1965年,海拔1935公尺,古色古香的外觀是中橫梨山地區的地標。
梨山文物陳列館,順道進去參觀了解一下。
原住民之前的房子和用具都在這裏陳列。
又經過一個隧道 - 合觀山隧道。
有名的合觀山松雪樓,藍天白雲,看了真是舒服。
走一趟中橫,還可以看一下高山美景。
台灣公路的最高點- 武嶺,海拔3275公尺。
台灣的三條橫貫公路北、中、南各一,已經帶家人完成了。
若干年後歲月催人老,衷心希望以後你們也不要忘了多帶著你們的家人去旅行,凝聚家人的向心力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