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的九合一選舉剛剛落幕,過程激烈殺到見血見骨,有人到現在還在打選舉的訟訴還不願放棄,當選的人高興就任,敗選的人也還在療傷止痛。
立委的補選也接連的展開,不想談論選舉,只希望當選人能好好的做,為民謀福祉。
今天就來談談和選舉有關係的一種東西,尤其是在鄉下地方的選舉一定少不了它,和吃有關,用來吸引人潮吵熱場子。
你猜到了嗎?
沒錯,就是米粉。
鄉下選舉必備的東西,一場政見說明會要結束時,備點點心給來參加的鄉親,吃飽了再回去。
米粉是平民小吃大家都吃過,但你知道是用什麼米做的嗎?是如何製作的呢?
這個答案,待會會告訴你。
米粉的製作。
採用在來米, 就是以外觀上米粒比較細長,透明的米,煮熟後米飯比較乾、鬆,也稱秈米。
秈米, 米粒長但粘性差,與粳稻相比,米粒中蛋白質和直鏈澱粉含量均較高。生長期短,可以輪作,產量高。
所謂的粳稻,就是大米,也就是我們一般所吃的蓬萊米。
稉稻生長期長,需要日照時間短,比較耐寒,米質粘性強,米粒短圓。
這樣大家清楚了嗎?
米是我們的主食,應該要好好了解一下,不要吃了一輩子的米,卻不 知道就不好了。
來現場看看米粉的製作吧
下圖是把米粉放在竹製的架子上,準備移到廣場上去曬太陽了。
尖山的米粉很有名,現在只剩下二家還有在做而已。
做米粉很辛苦,一早就已經是汗流浹背了。
備了二台工業用的電扇,給米粉吹吹涼,降降溫。
二人合力要把米粉擺平送到外面去。
外面的廣場就是曬米粉的地方。
一直要到乾為止,和我們吃的大米一樣,自然風乾的比較好吃 ,用機器烘乾的就沒那麼香比較硬。
米製食品吃起來會有一種米的香氣,機器烘乾的就比較聞不出來。
如果有經過尖山時,路邊的商家就有在賣米粉,可以買一些回 家,比較看看和其他地方的米粉有不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