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螢火蟲季應該是結束了,
新竹附近地區賞螢火蟲有二大勝地,
一是位於峨嵋獅尾的水濂洞另一個是北埔的冷泉。
明年螢火蟲季時可以來這一篇所說的古道,
下午走走步道,待到傍晚時就可以賞螢火蟲了,
這樣就可以一舉二得。
獅山遊客中心的前身是「獅山國民小學」,
在更早之前是叫「獅山國民學校」,之後才廢了校。
在90年參山國家風景區成立之後,
把原來的校舍改成了獅山管理站遊客中心。
藤坪古道是從獅山遊客中心開始的,
它可以接六寮古道這樣就可以回到獅山遊客中心。
藤坪古道我是反著走的,
先走六寮古道一路走到藤坪古道出口處,
再一路往下,這樣走法是先苦後甘,
一路到最高點再一路往下走。
藤坪古道出口處的這一段還是原始的路況,
由鵝卵石鋪成,林相青青蔥蔥很舒服,
若說六寮古道是主線的話,藤坪古道就是支線。
油桐花散落在古道上迎賓,
這也是季節限定版,
要在對的時間才能遇到。
這就是大石壁了,
被草和藤蔓所覆蓋了,
這樣才不負它藤坪之名。
路徑是還好,
不至於無人整理的樣子,請放心。
走著走著就到了觀景台了,
如果再往前走就可以到遊客中心,
若是走右側的小路就可以接到六寮古道,
也是可以回到遊客中心。
右側的小路一路下切,
就是在親子亭這裡和六寮古道相接。
回到了遊客中心再來走比較平坦的水濂洞步道。
一路往下切到石子溪。
這一座水底石橋,
我認為是水濂洞步道比較有看頭的,
因為比較古意盎然,越老越稀奇。
側面的水底石橋,還是半圓形的拱形結構,
本想下到溪底但是找不到路可以下去,
也因為太濕滑了而作罷。
繼續走可以到涼亭,
這一段就不是原來的石板路了,
這是後來改建過所鋪的石板。
走到出口了,
若是開車的話可以把車開到這裡來,
這裡停車方便又有洗手間和涼亭可以休息。
一路上看到二部遊覽車都是台北來的,
似乎只走了水濂洞而已,就在涼亭休息了,
好歹也走個六寮古道也不太費體力,
現在很多退休人士搭這種一日遊的遊覽車,
四處走走也是不錯的選擇,很好打發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