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了很多走過的步道和古道,有些平常比較少人去和冷門的路線,想趁機會先給大家看看,
因為這一條古道,在去年底有整理過,我想在春雨來臨前應該還是有效的資訊,
可以給過年期間想活勪一下筋骨的朋友來舒展活動一下。
這一條古道全程平坦好走,有些新建的木橋,我走過是完全沒問題的。
之前來過一次探過路,就連入口處的這一個紙湖古道標示當時也還沒有,
可見是這一次新設的,看起來更清楚好看了。
這裡的位置就是在舊的省道台三線獅潭附近。
要認這裡不難,它就在百壽隧道北側入口而已,而這裡也是百壽部落。
這一座橋可是古蹟古橋,之前來這裡就是為了它而來的。
沿著河邊往裡走,就可見百壽村的土地公,沿路上都可以見到都是麻竹和綠竹。
紙湖古道,可是有它的典故的,
在日治時期這一條古道可是為了運送紙而開的挑擔古道,
以前百壽村在盛產竹子以及山上森林密布,
就把竹子和樹木打成紙漿加入石灰來造紙,因而有了造紙的產業,
還是古法造紙的,很多家庭就以造紙來增加收入,
百壽村的舊名就叫紙湖,如此可見一般當時這裡的造紙盛況。
現在古道沿路上都還是到處是竹林,以現在的現況來看叫竹子步道還不多。
一整路上都是,竹葉舖滿古道,厚到走起路來都會作響。
望猴洞現在已經被高大的竹林擋住看不到了,它就在對面的山壁上。
造好的紙就是用肩挑把它運出去才能賣錢,這是非常辛苦的活。
挑累了就在涼亭休息一下,如果有同伴就算不錯還可以聊聊天壯壯膽。
真正在挑紙的時候一般都在半夜晚上,
這裡離苗栗、頭份、竹南等城鎮都很遠,等挑到平地去也都已經是天亮了,
就像挑竹炭一樣在半夜時都是要摸著山壁走,一個不小心就會掉進河裡去,
住在山裡交通的不便和艱苦城裡人可能很難想像。
沿路看到的老田寮溪,它可是明德水庫的水源,這裡是水庫的上游水源區。
今年是大旱,連水源區也沒什麼水了。
苗126線就在對面,明德水庫建成之後,
這一條路就取代了紙湖古道,
成為了紙湖附近百姓出入頭屋、苗栗的道路。
走到一處可以取水處,從橋面長滿了青苔就可以知道,
平時是潮濕又在樹蔭底下,只有少數地方才能看到太陽。
所以走起來是舒服暢快的。
最新整修好的木橋,
大概是可以二人同行的寬度。
十月分了還見到油桐花,我之前說過了,油桐花一年開二次,只是五月時是它盛開最美的時候。
十月分開的花比較少,沒有那麼多而已。
既然十月分有的話,那麼五月分時就不用我說了吧
這也算是祕境了吧
至少走到現在連一個人也沒見著。
這裡一看就知道以前有人住過,只是搬出去了而已,
既然沒人住了自然也就長滿了樹木,
而且因為隱祕沒人打擾,還是野生動物很好藏身之處。
因為就有二隻山羌來和我打照面,
有一隻還跑到我跟前,另一隻在森林隱祕處在尖叫,
好像提醒牠要小心一樣。
大家有聽過山羌叫聲嗎?叫聲像另一種動物。
這個答案就先不公布,在另外一篇時再來公布,
也是和我在路上相遇,
看到了山羌我想心情和運氣應該會比較好才對,
所以請煩惱都離我遠一點。
山羌很怕生很怕人,竟然會跑到我面前,連我也嚇了一跳。
算是不期而遇吧
和我說哈囉
這裡就是竹排潭,現在古道最終點。
潭水是清澈見底偶有鳥類悠游其中。
再往前的古道不是淹沒在庫區就是淹沒在森林裡頭了,
而挑擔上挑著的紙到了這裡是要撐竹排渡河的,再繼續往前走。
紙湖古道在明德水庫建成之後就失去了它的功用,被公路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