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話說鱒魚和鰻魚等迴游性魚類能夠憑本能記住出生時的河流,

再一路往河的上游游去到出生的河灘地,

完成了產卵的傳宗接待大事後,就此死去。

如此一代接著一代。

 

同樣的道理,人們常說飲水要思源,就是要人不忘本。

 

把祖先寫成家譜是比較好的方式,

不然用口耳相傳的很容易就消失不見了。

有文字記載下來是最保險安全的辦法。

在更早之前,讀書寫字也不是每家每戶每個人都有辦法的,

所以自然就有用口述再請人來寫,這樣完成家譜。

 

不知大家家裡面有沒有祖先的家譜呢?

有為祖先寫過家譜嗎?

我家有一本家譜就是用剛剛說的口述方式請人寫下來的,

但因為是憑記憶所以頂多就是三代人而已。

 

曾經看過家譜的前言部分,提到來台之前的州、府、郡、縣;

改朝換代之後又有不同名稱反而現在找不到地名了。

 

地理區的畫分,在以前是經常改,這也很多見,

一下子畫分給甲縣,一下子畫分給乙縣。

 

後來在一個因綠機會下查到了,族譜上那個不知名的州、府的前後歷史,

終於搞懂了現在地理上畫分後真正的地名。

 

樹大之後會開枝散葉,這是一定的,

我們的族譜只有三代人而已,再往上就不是很清楚了。

小時候就聽父親說,我的祖父是從新竹下來,

因為一人隻身離開家鄉到外地打拼,

所以也就放棄繼承祖先的財產,

家產都讓給了其他兄弟。

 

這一次趁到新竹辦點事,就在大姐的建議下,想到湖口的戴家公廳祖祠看一看。

查了一下資料和祖父輩的口述,我們就是從湖口的戴家遷徒來的,

算是流落在外的戴家子孫。

 

先來看一看別人的文章,

裡面寫了很多我們以前不知道的事情。

也補足了我們家譜上的不足之處。

包括了還有大戴、小戴之分。

這裡不是說以前課本上的大、小戴,

禮經 上有大、小戴二叔侄,

也就是禮學上的戴德、戴聖二人。

 

清乾隆53 (1788),戴南珠24 歲時隻身隨同鄉親從廣東鎮平縣三圳墟黃泥崛(今之廣東蕉嶺縣招福鄉)出發,

 

渡海在臺南安平港上岸,後轉轉來到大湖口(湖口)墾荒。

 

戴南珠和妻子范祖婆,在1804 1828 24 年之間,生了「魁」字輩 10 個兒子和個女兒,

 

10 子依名為星、貳、華、章、富、貴、榮、昌、進、寶,

 

父子戮力同心,墾殖田煙萬頃, 湖口村到桃園楊梅100 餘甲都成戴家田地,終成富裕人家。

 

湖口鄉戴姓分大戴、小戴,地方上俗稱「上戴屋」 的大戴,就是來台祖戴南珠所生的十個兒子,

 

因助清朝平臺灣三大民變之 「戴潮春」亂有功而受封,

 

十大房子孫遵承庭訓,團結合作,故被稱「戴拾和」家族。

 

戴拾和族裔目前有千餘人,遍及台灣各地、大陸及世界五大洲,的確人才濟濟,

 

也使戴家祖塔「金獅朝北斗」穴,多出文人之說,更加令老一輩湖口人深信不疑。

 

(摘自時空旅人的文章)

 

 

 

來台先祖 南珠公,為十五世祖。

24歲隻身來台,從台南安平登陸,

再往北到新竹湖口開墾,娶了范氏生下十子一女。

十子後來就稱為戴拾和,和是和諧的意思。

就是十派香火,十房子孫都和諧的意思。

 

看著還戴著官帽,以前還是有官等的人家。

 

「DSC_0135」-1.png

這裡記述的州、縣和我查出來的是相符的,也算是應證了。

 

「DSC_0132」-1.png

清乾隆年間來台,渡海來台已經有二百多年了,算一下大約有230年了。

「DSC_0130」-1.png

公廳前建有涼亭,崇賢亭。

「DSC_0140」-1.png

建有活動中心,

「DSC_0138」-1.png

大夫第

曾經有做過官才稱大夫第吧

戴家的堂號,這一定要知道的,叫「譙國堂」。

我們家的族譜有點筆誤了,回去後需要更正一下。

 

這也算解了心中的一個謎,一直認為筆誤可能性很大。

查來查去戴家堂號應該是「譙國堂」,

但寫得就是有點不太一樣,是同音異字。

猜想也是口耳相傳間的一時之錯。

「DSC_0145」-1.png

大夫第

建得古色古香,戴家人曾經中過探花和當過宰相嗎?

這要再查一查,不然怎會如此寫?

「DSC_0148」-1.png

我們是第幾房子孫?

這還有待查證。

「DSC_0143」-1.png

正廳前內天井禾埕上舖設的鵝卵石,這也很特別。

這也是代表多子多孫的意思。

「DSC_0150」-1.png

離開後到了省道台一線,公車站牌上寫著「戴家」。

單獨為此設一個站,人口也不少才對吧

 

譙國,是起源於安徽亳州,之後因戰亂輾轉到了福建璋州浦縣,

又再遷到廣東嘉應州鎮平縣(今蕉嶺縣芳心鄉),再渡海來台。

 

不止出了文人也出了很多武將,

在那麼多省裡面出過最多將軍的省,大概就是廣東省了。

 

客家人平時耕種,農閒時必須集合起來練武強身來抵抗強盜,

因為在山區裡面,土匪很多會來打劫,必須自力自強保禦自己。

歷朝歷代抵抗外敵的名將很多都是廣東地區的客家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戴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