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2021年的第一天,昨天是2020年的跨年夜,大家是怎麼跨年的呢?
40年來最冷的跨年夜,是熱血到山裡面去等下雪嗎?
還是在家看看電視呢?
若是所住居家位置適當的話在家也可以看到101煙火,
反正開心平安,把台灣的疫情守住就是了,
現在可是九局下半了,萬不可前功盡棄了。
往年的元旦很多時候不是在山上過就是剛好在國外,
迎接2021年的第一天,昨天是2020年的跨年夜,大家是怎麼跨年的呢?
40年來最冷的跨年夜,是熱血到山裡面去等下雪嗎?
還是在家看看電視呢?
若是所住居家位置適當的話在家也可以看到101煙火,
反正開心平安,把台灣的疫情守住就是了,
現在可是九局下半了,萬不可前功盡棄了。
往年的元旦很多時候不是在山上過就是剛好在國外,
在我們一般人們的認知中,只有西藏才是真正的藏區,真正的藏區當然不止西藏自治區而已。
如果簡單一點來說,應該是青藏高原都是藏區。
而青藏高原涵蓋了西藏和青海全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肅、四川、雲南,大約有六大區塊,這也都是所謂的藏區。
如果想去西藏卻又深怕有高原反應的朋友,可以考慮來甘肅的甘南,因為它的海拔在3000~4000米左右,也不像去西藏還要申請入藏證,相對的旅遊的遊客也比較少一點。
2018年一整年,就以甘肅和青海做為旅遊目標,深入了藏區。再來就是把絲調之路走了一遍,就是絲路大環線,跨越了青海和甘肅二省,唐蕃古道的一段、絲調南路、絲調北路,一次走完走滿。
小編會先以甘南藏族自治區和絲調之路二篇,做為遊記的開始,讓想要去的朋友有個了解,再來單篇來介紹個別的景點,把所見所聞寫下來。
不走進中國不知世界有多大?一種地大物博的一個概念。
煤是北方重要的礦場資源,在重工業甚至是民生用途上,都佔有重要地位。
到了冬季下雪時,北方每家每戶都有暖氣管線,由國家供給暖氣,而就地取材由煤來做燃料,是自然不過的事了。
在山西省的朔州安家嶺煤礦是現今大型露天開採的煤礦。
煤礦開工之初,一時造成世界轟動,為當時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礦。
當地朋友帶領下進去參觀,在平時是受管制的,不能隨便進去參觀,友人因為剛好在這礦場上班,由他帶領下才能一窺真面貌。
人站在這裏看下去,可說是無邊無際,看不到盡頭。煤就是由現代的重機械直接用鏟的鏟上煤車,再載出去,車子是一輛接著一輛,看了很難想像有多此多的煤,就像是台灣河川裏的砂石一般景象。
對於三十歲以後的人來說,九二一大地震是記憶中難以抹滅的一段傷痛記憶,一陣天搖地動後,有的人從此失去了至親,家也毀了。真正感受到大自然造成的天災的可怕,人生的無常。
但是唯有天災時才能看到台灣人的堅強靭性,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自動自發把救援物資送往災區,一場地震在一時之間把大家的心緊密的連結在一起了。
經常對朋友們說,台灣人平常總是吵個不停,藍與綠; 統與獨; 天災除外,好像只有棒球才能讓全國人,不分藍綠你我,守在電視機前為台灣隊加油。
對上韓國隊時就吃泡菜; 對上日本隊時就吃壽司、吃沙西米; 對上義大利時就吃義大利麵。反正就是即盡所能要為自己的國家隊加油,這也是台灣人可愛的地方。
為什麼要提到這場地震呢?
因為今天要去一處因九二一地震造的的美景。
在南投也有一處因為九二一大地震,一夕之間爆紅的地方。它有個很美的名字,"忘憂森林"。
一處因九二一大地震,雨水匯集而成的小堰塞湖,不同於草嶺潭是有大片的樹林,就這麼泡進了水中,成為它的一大特殊景觀。
過完了元宵節,新年就算是過完了。一切都回歸正常的生活。年過完了,再來就是掃墓的時候了。
什麼時候掃墓呢?往往各地各方各族都不同,小編的家鄉是過了元宵節開始一直到清明。
前一陣子有人闖入慈湖潑漆上了社會新聞,如果要是入土為安的話,也許也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
關於安葬方式以前的人是選擇土葬為多,近年來大多是火葬居多。
但是有少數的地方是以我們難以想像的方式,相信大家都聽過懸棺吧
對於安葬的方式,南方人因為和土地密不可分,所以有入土為安 的觀念; 北方遊牧民族因為逐水草而居,居無定所一般是火葬為多。
另外還有藏傳佛教的天葬,回歸大自然,怎麼來就怎麼回去。
按大自然定律而言,水火本就不相容,但在台灣的台南市關仔嶺溫泉區裏卻有一個水火同源的奇景,為一大奇觀。
無獨有偶的在山西省境內也有一個奇怪的地方,整個山區是火山運動造成的。
但怪就怪在那裏竟然有一天然大冰庫,二者共存在一個山體裏,是不是很奇怪呢?
目前為止台灣人來此的人並不多,幾乎清一色是本地人,這樣介紹有勾起了你的好奇心了嗎?
整個山西省位於黃土高原內,一般來說黃土高原都是乾旱少雨之地,要見到成片森林的機會不多見。
但整個山西省卻有這麼一個例外的地方,蘆芽山。
能夠親眼看到真正的明長城,是多年來的一個心願。
曾經多次在旅程拉車時的車上遠遠觀望,卻不曾近看過。最為接近的一次是去賀蘭山岩畫時,看到了明朝時所築的峰火台如此而已。
據山西的友人所稱,山西有一段至今保存最為完整的明代古長城和一個舊廣武城,一時之間又燃起了多年的一個心願,何其有幸終於有機會前往一探究竟。
山西是中原古文化的發祥杝之一,處處可見古蹟遺跡。有句話說:「中國文化五千年歷史,地下的文化看陝西,地上的文化看山西」。
現在想起來明代廣武長城內心還是澎湃不已,一個長城道盡了多少的辛酸和心血,串起了五千年的文化長河,況且這是現存最為完整的一段長城。
古蹟若不好好保存,可能以後再也看不到了。小編看到的廣武長城就像是被剝了衣服似的,只剩夯土磚而已。
據老師所說是文化大革命時被拆了,有的被附近的居民拆回家用,實在是一個時代悲劇。
只能盡量用圖像來做個紀錄,雖然現今長城已失去了戰略上的意義,至少是存在了幾百年的古蹟,可以留給後世人,讓他們記起這一段歷史,警醒自己要國富民強才不會受人欺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相信這句成語大家都聽過,是楚漢相爭時很關鍵的一場戰役,漢高祖整個反敗為勝的一戰。
這裏提到的棧道是指秦嶺一帶,以木棧道修建在二邊是深溝,山壁的半山腰處,以方便軍隊輜重通過。
相類似木棧道的地方還有蜀道,古人稱蜀道難。是指四川四面環山,若想從中原進入四川也一樣要翻山越嶺,要有木棧道才行,所以自古以來四川就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
八年對日抗戰時,華中被日軍佔領之後,也是退守到四川,也是利用地形的優勢,才得到最後勝利。
為什麼要提到這個成語的典故呢?在現實生活中有這種可能嗎?
木棧道只有這二地方才有嗎?有沒可能在其他地方也有呢?
有的,在山西省的大同市有很有名的懸空寺,整座寺廟就是建在半山腰的峭壁上。
有的,在山西省寧武縣就有這麼一個村子是以木棧道建在峭壁上,人們稱做懸空村。
寫在雁門關之前
和雁門關有關的歷史實在是太多了,而且前後的名稱也不相同,小編是2017-2 去到雁門關,看了資料以及多位大陸友人幫忙之下,有了更多深一層的了解,這次和第一次到長城時心境完全不同。
所謂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一點也沒錯。
決定從歷史角度切入,再來另外寫一篇雁門關記。
《呂氏春秋·有形》篇載:“天下九塞,勾注其一。”勾注即雁門。九塞指“河北的井陘、令疵、居庸,河南的大汾、澠陀、荊阮、方城、淆阪和山西的勾注”。
《 戰國策》、《呂氏春秋》、《史記》均有記載。只是這個時候的雁門關仍不叫雁門關,而叫勾注塞。
古書上看到的不是稱雁門關,而是勾注塞。
雁門關可以說是一個區域是由東陘關和西陘關所組成,而現在旅遊區是在東陘關。西徑關在東陘關以西15里處,白草口東6里處的陘梁上。
“金波曾醉雁門州,端有人間六月秋。萬古山河雄朔塞,四時風月入南樓。漢家戰伐雲千里,唐季英雄土一邱。系馬朱欄重回首,煙波誰在釣魚舟。”
這是金代大詩人趙秉文躍馬雁門關時寫下的一首豪邁詩篇。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在它的詩句裏
陸游《夜遊宮·記夢寄師伯渾》 「 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睡覺寒燈裡,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但凡邊塞詩寫的大多是甘肅的玉門關和山西的雁門關,古人若要出關出塞,東面就是雁門關北出長城; 西面就是玉門關西出長城。
著名唐朝邊塞詩人王之渙更寫下千古名句,他的本家是晉陽人(太原)
王之渙 《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些都是文人墨客留下了這千古的詩句。
到山西很多次了,搭飛機皆是到省會太原市,從來沒能好好認真看看太原市。
太原,山西省省會,簡稱並(bīng),別稱并州,古稱晉陽,也稱龍城,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國際交流中心,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曆史,2500多年建城史,“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都。
太原市三面環山,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經,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的美譽,是中國北方軍事、文化重鎮,世界晉商都會,中國能源、重工業基地之一。
初到太原市感覺路樹不多,而且葉面上沾了一層灰,好像是雲南省的某一些城鎮,可能是經常在黃土地上跑的關係,車頂上、路樹的葉子上都沾了一層灰。
山西也是位處黃土高原的關係,同樣也有這個問題。
對於市容來說,應該可以再廣植樹木,來綠化這座城市,太原可是古都對中華文化有相當的影響力,是李淵起兵的地方,也是唐朝起家的地方,所以也稱為龍城。
對於人文方面來說,城市雖不及一線大城市般繁華,但沒有大城市的擁擠卻有城市的便利; 這兒的人們有北方人豪邁的性格,還兼有一份人情味,人都很友善,還算不錯,小編就有一些山西的朋友。
在月球上唯一可以看到的建築物是中國的萬里長城; 如果從衛星上看到一座座散佈在福建山區圓形的建築物,一度讓美軍以為是核子、導彈之類的軍事設施,則是福建的客家圓形士樓。
最近過年期間爆紅的一段短片「筷子」,當中有一幕是在土樓大家圍爐過年的場景,幾百人可是很熱鬧的,這段短片可是引起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大人的注意,直呼可惜導演不是中國人。
俗語有云:「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這句話說的一點都沒錯。趁著這有事要來廈門的機會,所以才計畫了福建土樓的行程。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在台友人的幫忙介紹,找到了在當地投資的李姓台商,他是我這位朋友的大學同學,這樣就再好不過了,非常感謝我的朋友以及李姓台商朋友。
這天我所搭的飛機到了廈門已經是深夜了,由於已經在事先叫好接駁車,下了飛機就直往民宿住宿地方奔去。
大陸說遠不遠,由機場要到永定,晚上開車不塞車也要三個多小時的,到了永定已經是半夜的一點半了。住宿問題解決了,心裏也踏實了,至少不用流浪在街頭或是機場。
12月的天氣不冷也不熱,就是少了點陽光,不過我已經很滿意了,因為至少沒有下雨。這次我是由台商李大哥的領路下,到了永定當地的土樓溝,是很不同於我們一般網路上看到的土樓印象,如土樓王之類的,那些是經過整修過給旅遊團看得是要收門票的。
關於「曬秋」,前一篇已經介紹過,我想就不再多說了,在第二篇裏,就請以看圖心情來看看這有特色的地方文化。
太多的文字,反而覺得是多餘。
曬秋
紅色的是辣椒,那白色的曬的是什麼呢?
幾根木桿在自家二樓的陽台延伸出去,就可以曬自己的農產了,就是怕風給吹翻了。不知這裏的氣候平常風大嗎?至少我去時是沒有風的。
上一篇有提到過江西省的篁嶺,當然無法一下就看完,接下來就看看第二篇。
坐著纜車,來到了山頂後,典型徽派建築黑瓦白牆映入眼簾,不僅可以防盜又美觀,外觀的黑白二色,有一種沉穩的感覺。
其實這些建築是非常講究風水學的,姑且不論是否迷信?
以歷代徽商在中國的影響力來說,和以後徽州都出過不少傑出的人才,甚至是國家領導人。
以結果論來說,好像也有幾分可信。
既然是一個古村落,現已人去樓空,往縣城裏去,謀更好的出路,老家還在守著自己家園。
喜歡用黑白的方式來表現懷古的氣氛,漫生的雜草多了一分滄桑,這裏曾經發生的的一切,
江西、安徽行之中,篁嶺是我最有感覺最喜歡的地點。
這是入口處的大門,有著濃濃的當地特色,不會像苗栗高鐵站,地標建築物是福建的土樓圓樓,和苗栗一點關係也沒有,
當地的民居建築是俗稱「伙房」的三合院,要如何向遊客介紹最具有當地特色風俗民情、地方特色?
看來還是要想一想才好,不然真是好可惜。
要準備坐纜車了,有點震撼到,至少在台灣沒有人這樣看油菜花海的吧
其一是它的工程浩大令人囋為觀止,必須乘坐纜車才能上到山頭,
長城是中國最著名的歷史建築,是人類的奇績,一般人會認為長城是秦始皇所建,其實不然,各代各朝都有修建長城。就連金山嶺長城一般說是明朝戚繼光所建,那是因為最近的一次是戚繼光所修建,早在北齊就已經在此有長城了,明朝建國後徐達又修建了一次。不管是八達嶺長城或金山嶺長城或是更遠各段長城,我想很多人都會想走一次。
這次2016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為了要阻止墨西哥非法的移民,也說要在美墨邊境築類似長城的高墻,我還真想看看美國人建的長城是長什麼樣子?
這次到金山嶺長城我們選擇住在當地的一民宿,原本以為會是比簡陋的,但是入住之後發現很乾淨,原來才裝修幾個月而已,老闆還是一位年輕的畫家,感覺還真不錯。
金山嶺長城的入口處,有索道可以上長城,我是選擇走路上長城,其實還好只有幾百公尺高度而已,旁邊的雕像是戚繼光,之前說了最後的修建是由他所主持,這段可說是長城的精華地段,相當有智慧,不僅是抗倭冠名將,還修建過長城。
長城的的夕陽,在台灣的我們不容易見。
我選擇和一般人不同的方向,走相反方向上了此段長城的最高處,刻意避開人潮,但是光線暗很多、還是可以看到綿延迤邐壯麗的長城。
轉成黑白的,味道馬上就出來了,名列世界文化遺產歷史古績真不是蓋的,它可不是空城是還有人居住的古城、就更加難得了。自然天成,這裏不知住過多少大戶大家?多少的時光歲月,故事在這裏發生過?。
哇,還真的有電影裏面的「龍門客棧」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