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二星期時間就要邁入2018狗年春節了,又有很多人要出國過年,據估計桃園機場單日會超過四萬人次以上。平日大家忙於工作,總想趁著難得的春節假期,出國散心也犒賞自己工作的辛勞。
現代人經常出國,住宿旅館酒店都會以幾顆星來評價一間旅店。
但是大家有沒想過,半世紀以前資訊不發達的年代是如何來評價一間旅館的呢?
以前日據時期要評價一間旅館的等級,是根據有幾張藺草席來評價。
全台最有名編織藺草的地方,當屬苗栗縣苑裡鎮了。
下圖就是當地的藺草文物館。
到底是何時? 什麼原因?而有這獨特的產業?
是日據時代無心插枊的機會開始的,但有一人必須要認識一下,就是大門口的這位洪鴦女土。
1940年,台灣總督府為肯定洪鴦對草帽產業的貢獻,頒發綠綬褒章。
次年,她於苑裡辭世。苑裡鎮農會在苑裡藺草文化館大門口前塑立洪鴦雕像。
d200 + nkon 24 mm
那麼到底藺草是長什麼樣子的呢?目前在苑裡還是有人在種藺草,以前只是生長在大安溪旁的一種草而已,在日據時期還有更早的年代,平埔族人就用它來編織草帽之類。
當時農學院的專家研究發現,苑裡的藺草結構和日本的不同,不僅有一種香氣而且品質最好的只有生長在大安溪的二側,和緯度、氣候、環境有關。
日本人喜歡睡榻榻米,所以苑裡的藺草在當時就變成奇貨可貲。
苑裡藺草栽種在水田中,乍看之下會誤以為是稻禾。由於形態呈三角形,古名稱為「三角藺草」。花叢的形狀略似松果,呈橢圓形或圓錐狀。
櫥子內有說明洪鴦女土和藺草草帽的由來。
各式各樣由藺草編織的工藝品。
骨董很多,這台縫紉機,小編家也有一台,是媽媽以前的嫁粧,現在也還在用,少說也有半世紀以上時間了。
小時候有騎過這種腳踏車嗎? 小孩玩大車、小孩子沒有車子高,還能騎,有人有過這種經驗嗎?這些都是小時候的回憶了。
老一輩的藺草編織的師傅。
很多寶貝值得慢慢看。
很多傳統的工藝已經快要失傳了,非常可惜。
這些有復古風又環保的作品已經可以當成藝術品來欣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