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有走過紙湖古道,它的入口處就是百壽村,百壽的舊名是紙湖,
它是獅潭鄉唯一有原住民的部落,屬於賽夏族,而苗栗的賽夏族都是南賽夏。
趁這機會還是來復習一下,台灣的原住民族現在有幾族呢?
台灣原住民族是9族還是14族?
一般人皆認為是九族,是以前我們唸書時,
後來陸陸續續又有些族正名和加入,所以不止九族唷!
真正答案是16族。
行政院同意增設「拉阿魯哇族」及「卡那卡那富族」成為台灣原住民族第15族、第16族。
國內的原住民族從過去的9族之後增加到14族,最後再多兩族到16族。
計有泰雅族、賽夏族、太魯閣族、阿美族、邵族、布農族、鄒族、魯凱族、卑南族、排灣族、
雅美族(達悟族)、噶瑪蘭族、賽德克族、撒奇萊雅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總計16族。
「拉阿魯哇族」和「卡那卡那富族」,主要分布在高雄市桃源區和那瑪夏區,初估人口各約500到1000人。
後面這二族還是費了一番功夫才加入正名的,終於有了自己的族名。
「拉阿魯哇族」和「卡那卡那富族」兩族以往雖被學界歸類為鄒族,
但兩族卻認為有自己的名字,文化、語言、祭典也與鄒族不同,多年來不斷的陳情抗議
,經原民會委託學界研究後,認為兩族可各自成為一族,並將政院核定。
賽夏族,大概只比邵族、雅美族和之後多加進來的幾族多一些而已,
算是人數比較少的一族,人口大約是3000人左右。
在百壽村有一個賽夏族部落也有一活動中心,
以前都沒想到這裡有一原住民部落,賽夏族的馬陵社部落。
賽夏族是比較神祕的一支原住民族,著名的巴斯達隘矮靈祭是著名又獨具特色的 祭典。
賽夏族一般分為北賽夏和南賽夏二大支。
北賽夏是指新竹五峰鄉的族群,也稱大隘群;
南賽夏是指在苗栗縣南庄鄉的族群,一般是居住在向天湖。
而百壽村的馬陵社可以說是最南的一支賽夏族。
騎鐵馬經過台三線時就可以看到這一座河濱公園,經過時可以進來休息一下。
紙湖有名的是造紙,但是已經沒落了,
再來就是有一座糯米橋,日治時代所建。
後來的台三線經過這裡時改道,所以它還保存的非常完整。
紙湖古道入口處有一座土地公,在紙湖古道文章中有貼過,
而下圖這一座土地公是在馬陵社的上方,
畢竟在紙湖是原住民是客家人混居,這是部落的人所拜的,
部落外面的人就是拜紙湖古道那一座土地公,
不管是開山闢林漢人都是先拜土地公,原住民是拜祖靈來祈求平安。
原住民應該是沒有拜土地公的,我想這是受了漢人的影響,
古道其中的一景,近午光線太強了,古道上都是竹子的光影。
偶遇楓葉漸漸轉黃了,所以這樣也算是賞過楓了嗎?
來到百壽村感念先人的辛苦,再來是民族的融合,
生活在這一片的土地的漢、原住民民族,
也曾經爭鬥,畢竟是為了生存,
也曾經一起聯手扺抗日本人,
此時的我們應該是近百年來最幸福的時光,
大家要好好珍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