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關古道
位於苗栗縣公館鄉、大湖鄉、三義鄉與銅鑼鄉之間,古道起點為公館鄉的出磺坑,終點為三義鄉的關刀山,全程約20公里長。
經苗栗縣政府整修後,目前僅開放十分崠---聖衡宮---關刀山的5.8K路段,途中經過十份崠、新百二分山、薑麻園區、聖衡宮,其中以薑麻園區、聖衡宮人潮最多。
為什麼會稱為南段呢?
前面提到整個古道目前開放的僅是十分崠到關刀山段,我就以薑麻園聖衡宮為中點,以南的稱為南段,這也是一般登關刀山的路;
以北稱北段這一段比較少人走,會在另一篇介紹最新的路況。
關刀山
海拔889公尺位於苗栗三義鄉,關刀山是台灣小百岳之一。
小百岳排行#36,山頂有三等三角點#125基石。是出關古道的路尾,下至登山口不用十分鐘。
也就是說有二個登山口,另一端由三義方向進來,既然要登山當然就選會流汗的路線,由大湖端進入。
大湖的薑麻園已經是知名的觀光區了,就不用再多做介紹。
找到這個牌子,就從這裡開始走。
為什麼這裡經常起霧出雲海?
和關刀山有很大的關係。
關刀山和三國時的關公又有何關係?
還真的有一點關係,是山形山勢看起來就像一把關公手上的關刀,這樣來的。
路線圖給大家參考一下。
關刀山生態的介紹,已經被風吹日曬有點班駁了。
這時間竟然還有楓葉,而且還紅到不行,一進來就被它所吸引了,不得不多看一眼。
巴西野牧丹也叫紫花野牧丹,也正盛開著。
這一段樹林很舒服,走就對了。
步道有階梯,雖然是最不喜歡的路,還是要走,這裡二旁都是桂竹林。
古道到了這裡遭到開發破壞,被人墾來種高麗菜了。
又是桂竹林,古道基本上路基清楚 還不錯。
快要到稜線了,這裡二旁可見到楓樹,換句話說,也可以在楓季時來這裡看楓紅。
吊竹梅又叫吊竹蘭、鴨舌紅。
其實上了稜線還要經過幾個山頭,才能到關刀山主峰。
終於到了,山頂是一平台,容納二、三十人沒問題。
三等三角點
有石頭石板可以供山友坐下休息。
展望不錯,銅鑼、大湖、三義都看得一清二楚。
今天終於完成了這一座,經常來卻不曾登臨過關刀山,
沒有真正記錄時間,上山到下山加上休息就大約3-4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