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月看了山友走了一趟石門古道,這一條古道是一直想要去的,一直沒有成行。
雖說古道是封閉了,看了記錄之後路況良好,也非雜草叢生,
想必還是族人經常到此原因,
只是石門吊橋成了危橋,為了安全不讓通過而已。
很慶幸2012年我去過一次,那時就已經沒什麼人在走了。
最大的驚喜是峽谷真是漂亮到不行,
小心翼翼拍了一些照片,成為了珍貴的照片 。
如果政府一直不打算重建吊橋,大概也很難再見它的壯麗之美。
還好得到最新資訊是石門古道好走沒荒廢,
只是要由神仙谷進入再原路折返而已。
今天就把一些老照片翻出來,連同這幾年爆紅的苦花潭寫成一篇吧。
讓沒去過的朋友也看一看,若沒有伴最好也不要前往,
若是石頭太濕滑的話,一個不小心就掉入了深潭之中,
這一帶溪谷也經常有意外發生,
走走神仙谷就好了。
下圖是我最早拍得一張神仙谷照片,正確時間已經記不清楚了,
大約就是2011年以前所拍的。
當我買了人生第一台自己的單眼相機,那時還是傳統底片機之時,
我就衝到南庄神仙谷,因為這是我最想拍得一張照片,
一定要想辦法把它拍下來。
那時吊橋還在重建中有工程在進行之中,是封閉狀態的,
所以只能站在大石頭邊,盡一切辦法穩住相機拍下,
再把它沖洗出來。
這已經是自己很喜歡的照片了,當年要想知道它真面貌的人,還真的不多。
不像現在那麼方便,有階梯可以下達這裡,
變的容易親近了。
再分享二張拍得老照片。
封閉的狀態,無任何安全設施,也算是偷拍吧
只是拍得不是人,而是大石壁和溪谷而已,
它應該不會抗議才對,
也不知道我偷偷喜歡它吧
勉強拍下對面的石壁,
就已經很滿足了。
完工後的神仙谷吊橋。
由於很喜歡這裡所以又來了不知多少次?
底下的圖是2016-6 所拍。
第一次發現它是在我學生時代和同學來露營,那時就被它的美深深吸引,
鹿場部落是整個遷村的,也只有當地族人才知道這裡。
大家覺得怎樣呢?
不然電影 《賽德克·巴萊》 的導演魏德聖又怎會來這裡取景呢?
既然提到了苦花潭,也來看一下它是長啥樣吧
因為它很可能要被封閉了。
苦花潭因為網路發達而爆紅,
但人潮帶來了和髒亂和亂象造成部落困擾而有意要封閉。
在2020年夏天也有學子來這邊玩水而溺水,
早年這裡就是危險水域,沒有人到達。
2011的8 月我也到了苦花潭,
我用了前面提到過的那台單眼相機拍了下來,
再拿去沖洗出來,但是只能找到這一張了。
苦花潭是比神仙谷還要進去裡面,地面非常濕滑,
我也只能這樣拍了,根本就上不去無處可站,
一個不小心就從石頭上滑下深潭裡,就真正的泡冷泉了。
在不熟悉的水域不要輕易下水,水溫很低很快就失溫了,
勸大家還是遠觀就好了。
若是封閉的話也是珍貴的一張照片了。
最後來看看早期所拍石門古道的二個出入口的照片吧
上游處的神仙谷吊橋。
下游處的石門吊橋。
石門古道連接了二座吊橋,因為要穿越鹿場溪的二處峽谷,
所以建有二座吊橋,而石門古道就是連接這二座吊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