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份後花園是頭份附近休閒運動的好去處,
這一次選了和以前不同的路線好好晃悠一下。
這一入口處比較接近市區和交流道,
造型可愛又吸睛的人物泡著茶歡迎來訪的旅客,
所以個人是覺得有加分作用,
這就是它的入口處。
後花園本來就是一處高地,
台地不能耕作當然就是種茶,
所以就是一處茶區。
前面有說到這裡產茶,下圖就有介紹。
楓林吊橋也是後花園比較有代表性的地標,
我個人是喜歡那一片楓香林,
我曾經在那裡跑過五百障礙和手榴彈野戰投擲。
後花園就不多說了,當然不是這次來的目的。
許家古厝是在路邊看到的客家三合院,
在我們的庄裡面沒有人姓許,
在客庄裡我還是第一次看到,
就像是我們姓戴在我們庄裡也是唯一的一家,
讀小學時只要司令台有唸到戴姓的,
全部都是我們這一家人,
這是小時候的趣事。
只要看正廳的堂號就能知道這戶的主人是姓什麼?
有句俗諺說:「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
祖先是萬萬不能忘。
那麼姓許的堂號是什麼呢?
下圖就有答案了,
若是看不清楚,我來告訴你吧
「高陽堂」就是姓許人家的堂號。
下圖正廳二側的建築,
我們稱為護龍,和正廳成為一個ㄇ字型,
也就是當兵時的講話隊型,這樣就成了三合院。
苗栗地區的傳統建築就是客家三合院。
像下圖有二排,代表了這家人人丁興旺,
子孫眾多到不夠住時,就再建一排,所以就有了二排。
接下來要去羅庚埤看一看。
羅庚埤入口處就在這裡,
所謂的埤,也就是人工挖掘而成,
用來蓄水灌溉用。
前面說到過這裡是一處高地,
當然水就是會比較少,
沒有水是無法耕作的。
所幸這裡剛好有一山溝,平常就把水蓄集起來,
只要水不絕的話這樣就有水可以用了。
2020年是中南部地區近五十年來最乾旱的一年,
很多山區都沒有水了,
連永和山水庫都見底了,
水位比出水口還要低,
要靠抽水機才能供水,
但是羅庚埤還是有水,
真是老天賜給的一塊福地。
跟著步道去走走,這是最近剛剛建好的步道,
和後花園連在一起可以給百姓一個休閒的好去處。
看樣子知道這地方的人不多,
但還有零星的住家,
跟著步道走就沒有錯。
羅庚埤是利用地勢高低而建,
不止是一個而已,
我所見到的至少有三個。
中間的一個埤,連鳥類也來棲息。
上一個埤,
再源頭處是一個轉彎,可能還有也不一定,
依這面積來看,應該是還有才對。
羅庚埤像是一座小型水庫,
不會比劍潭水庫小,
也比三連埤還來得大。
雖然是一處高地,但還是淺山地區,
能有這種水量,也真是不簡單,
可見水源之充沛。
看完了羅庚埤之後,
下一次再帶各位看一看乾涸到見底的永和山水庫,
它都還沒有這般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