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年2018年紐約蘇富比秋拍,原本打算拍賣一件唐代石灰石雕佛首像,引發收藏界轟動。

但後來發現,這件唐代石雕佛首疑似中國洛陽龍門石窟一件流失多年的文物

這件收藏品拍賣的擁有者是美國收藏家史蒂芬·瓊肯家族

瓊肯擁有大量的中國古董,最高峰時期,達到2000多件,包括中國的瓷器、翡翠、青銅器、繪畫和佛教造像,

此次蘇富比秋拍主力是近千年來的中國佛教石雕、夾紵寧乾漆及銅鎏金造像等。

根據《中國文物藝術品全球拍賣統計年報》,2017年中國文物藝術品在全球拍賣總成交額達到71.9億美元(約合2193億元台幣)。

中華的文物流落在世界各地,尤有甚者,在大英或是美國、日本、法國、俄羅斯等世界列強的博物館中,都可見從中國大地上盜取的文物。

由於清廷的積弱不振,八國聯軍侵華時,在圓明園、以及各地盜取中華文物運回國內。其中也包括了著名的各大石窟的佛像、壁畫、珍貴的文化文物。

這一直是中國人心中的痛,上述事件之所以轟動,是因為被查出當時拿這些寶物出去賣的,竟然是國民黨的一名高官,也因為如此才趕緊下架。

當兇手是自己人時,這更讓人憤怒,只能怪自己不爭氣。

有朋友說這些文物如果沒有流落在外,可能會被破壞的更嚴重,得不到更好的保護也不一定。

聽了後一時之間既然也無法否認,不知要說什麼?

不要忘了,在中國大陸還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紅衛兵,一個中華文物浩劫的時代。

一時之間既然無語了,也真是可悲的年代,可憐的中國人。

不說這些了,現在來看看有四大石窟之稱的龍門石窟吧。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的洛陽市這個歷史名城,距今有1500多年歷史了。

它始鑿於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遷都洛陽前後。

龍門石窟經歷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鑿斷斷續續達400年之久,

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規模營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

北魏洞窟約佔30%,唐代佔60%,其他朝代僅佔10%左右。

 

下圖是人口處的龍門石窟石碑簡介

 

「DSC_7635」-1.png

 

龍門石窟位於中國河南省洛陽市南郊12公里處的伊水兩岸的龍門山和香山崖壁上

下圖就是伊水,剛好看到有運煤車經過,龍門石窟居然和鐵路是這麼的近。

據 說當時日本和列強攻入河南時,整個河南已被搶劫一空,無物可奪。

便把目光移到了龍門石窟,大量的佛首被盜,如果當時這條鐵路也還在的話?

那不是更容易運輸了嗎?被盜得不是更嚴重了嗎?

真正到了石窟去參觀時,很多的佛首已經不見了,都是被敲下來的,只剩下身軀而已。

 

「DSC_7640」-1.png

龍門石窟早在1961年既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2000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4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全國首批“5A級旅遊景區”。

 

「DSC_7645」-1.png

根據《魏書》記載,龍門石窟開鑿於雲岡石窟之後。

也就是說,包括山西省大同市的雲岡石窟和河南省的龍門石窟都和北魏孝文帝有關。

北魏是北方鮮卑人所建立的政權,後來統一了整個北方。

這一時期北魏統一北方,外來的宗教佛教成為思想統治的精神支柱。

這二個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石窟,世界最偉大古典藝術寶庫,都是由鮮卑人所開始開鑿地。

這應該是許多人萬萬也想不到的吧

文化和民族的大融合一直在中華文化演進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不要再吵了,我們需要的只是時間,大家都是一家人。

 

香山和龍門山兩山對峙,伊河水從中穿流而過,遠望猶如一座天然的門闕,所以古稱“伊闕”。

之所以現在會稱為龍門,是和隋煬帝楊廣有關。

隋煬帝楊廣曾登上洛陽北面的邙山,遠遠望見了洛陽南面的伊闕 , 說了一句話:「這不是真龍天子的門戶嗎?」

於是就在洛陽建起了隋朝的東都城,把皇宮的正門正對伊闕,從此伊闕便被人們習慣的稱為龍門了。

上圖和下圖,都還有龍門石窟的刻字。

「DSC_7650」-1.png

下圖的石碑,就有伊闕和龍門的相關記載,古人刻石為誌,成為歷史的重要證據。

「DSC_7655」-1.png

下圖中可見有些佛首已經不見了,大尊的看得比較清楚,其實立面的壁上,還有幾百尊小的佛像,只是看不出來罷了。

「DSC_7660」-1.png

小小的方格裏,全部都有石雕的佛像。

「DSC_7665」-1.png

斑駁的佛像見證了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文化的寶藏,還要繼續延續下去。

 

「DSC_7670」-1.png

奉先寺是最大的一個窟。

「DSC_7720」-1.png

這幾尊佛像也就是在各類書本和簡介名錄裏面所收錄的佛像,是最大最具代表的龍門石窟佛像。

「DSC_7705」-1.png

如果想知道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容貌的話呢?

那麼可以參考一下,下圖這一尊,據說這尊是武則天用自己買胭脂品的錢來叫工匠按自己的形象來刻得。

唐代女人以胖為美,有些人減肥不成功的,只能安慰自己生錯了年代,如果是生在唐代,肯定也是一代佳人。

「DSC_7700」-1.png

其實這尊佛像很巨大,有幾層樓高,氣勢不凡。

「DSC_7715」-1.png

伊水的二岸有橋可通,可以走到對岸,就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洞窟。

「DSC_7740」-1.png

最後當然要來一張到此一遊照,就以一代女皇武則天石窟為背景吧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戴鐵 的頭像
    戴鐵

    流浪老鐵

    戴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