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虐兒和對直系血親的至親施暴常躍上社會版新聞,令人感嘆這社會到底是哪裏病了呢?
社會家庭倫理觀念快消失不見,這實在是一個大問題。
一個虐女至死的母親和一個對妻女施暴的父親,遭到鄉民的肉搜,想為受害的人討公道。
雖然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不建議這樣做。但是不是也凸顯了司法不受到人民的信任呢?
才想以私了的方式來解決教訓教訓,司法是人民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不到最後是沒有人想要上法院的。
如果連最後一道防線都失守的話,人民又要如何自處呢?要上那裏去申冤呢?
不免又讓人想起了,包青天,包公。
影視劇裏的包公,演員演得太傳神,人民對包公的形象已經是根深蒂固了,已經是正義的代名詞了。
在正史<<宋史>>裏,只記包公,"割牛舌"一案。真實社會中的包公,也不是黑臉,還真的是白面書生一個,只是為了戲劇效果鐵面無私的形象而變成了黑臉。
胡適就說過包公"是一個箭垛式的人物",民間的傳說將各種各樣的斷案故事都射到他身上。
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現實生活中我們做不到又無法改變的事,總是希望能看到,雖然只是戲劇也滿足人們的心理,一種補償作用。
這也是包公劇集能夠一演再演,總是吸引人而不衰的原因。
底下就是開封市裏的包公祠,這讓人想起「七俠五義」裏的包公,公正無私的辦案總是大快人心。
進去看看吧
包拯,北宋人,今安徽省合肥人,官至樞密副使,卒於河南開封。
以清廉公正聞名於世,被後世譽於「包青天」。
開封的包公祠是國內外規模最大、資眼料最全影響最廣的紀念包公的場所。
在台灣的雲林四湖、南投埔里、竹山、高雄大寮、苗栗苑裡都有紀念包公的廟。
精美的雕花
當然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紹了。
這裏的梅可是黃色的,是不一樣的品種嗎?
臘像講述的是陳世美案。王朝、馬漢、展昭、還有公孫策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
開封是北宋時的首都,建城已有4100多年的歷史,北宋時稱為開封府,是繼唐朝首都長安後的世界第一大城市。
也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
既然是4000多年古都,吃的文化也不可少,旅行中也免不了吃美食,就約略 的貼個幾張。
仿當時的開封府場景,服務人員也都是穿古服,讓你有身歷其境的感覺。
這天空的卷軸是會動的,雲會游動,有立體感,正坐在底下吃晚餐。
北宋時開封府的夜市就是長這樣子,穿越時光隧道,來到北宋逛夜市,沒有過的體驗不一樣的感受 。
來進去劇院看大型舞台劇了。
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豫劇,就是發源於開封。
開封位於河南省還是中原地區,所以吃的方面對南方人來說是比較可以接受和適應的,就放心地開心的吃吧。